行业资讯

上海玩具设计人才从全国领先到“断档” 当前位置: 行业资讯

发布日期:2014-03-19 16:29:00 来源:新民晚报 阅读次数:

上海玩具设计人才从全国领先到“断档”
■ 朱宏恩拿着木马人玩具的照片和另一款自己设计的熊猫火车玩具向记者讲述当年木制玩具的畅销情况 本报记者:周馨/摄

  “放在二三十年以前,上海的玩具生产设计一直在全国处于领先,现在怎么‘断档’了呢?”一生从事玩具设计的朱宏恩老人今年已经88岁高龄,日前,借替女儿报名参加由本报主办的“上海LADY风情老照片征集大赛”之机,诉说了一段关于上海玩具的“时间故事”。

入行因为手工了得

  朱宏恩生于1926年,从事玩具设计已有60载。为何会与玩具设计结缘?老人归结于自己手工了得,擅长画画,还会修闹钟。

  朱宏恩最擅长的是木制玩具的设计。哪件作品让朱宏恩最得意?要数《木马人》。朱宏恩从一个保存甚好的袋子中掏出了几张发黄的旧照片,一款做工精致的木马,连同马背上的木偶,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记者的面前。照片下部落款的字样显示,作品《木马人》曾在1982年荣获轻工业部工艺美术品“百花奖”。

  朱宏恩讲述,“木马人”1963年就已投产,以外销为主。当时的出厂价3.5美元/个,当年参加广交会,即获得800打(注:一打12个)的外贸订单,“那么多的订单,厂里都来不及做!”

“木马人”有技术奥妙

  “木马人”有何过人之处?朱宏恩回忆起来仍然如数家珍——

  首先,它是一个拖拉玩具。一般小孩不会走路之前,很要走,但会走路了以后,反而不愿走了。“木马人”能够激发、吸引孩子多走路。其次,“木马人”在拖拉的时候马头会动,马背上的木偶还会跟着一上一下,并发出嘀嗒的声音,煞是好玩。再次,木马的木制模型当时都是自己手工加半机械化锯出来的,需要相当的工艺。最后,样品出来后提供给幼儿园的孩子们试玩,结合孩子的反馈进行修改,之后生产正品。

  2007年,新加坡“上海玩具博物馆”馆长陈国泰先生曾慕名而来,专程来沪寻访“木马人”及其设计者朱宏恩,并赠送“金狮奖”以资纪念。

  尽管一生从事玩具设计,朱宏恩坦言,就连女儿也没有玩过自己设计的玩具,“当时厂里的玩具都是外销的,不能往家里带,否则就是贪污啊!”

木制玩具越来越少

  从时间长河中一路走来,朱宏恩渐入高龄。老人说,眼下市面上的玩具多以塑料、电动玩具为主,长毛绒玩具太多,木制玩具比较少。

  “玩具这个行当是‘小玩具、大生意’,做儿童玩具还是大有可为的。”交谈中看得出来,最让朱宏恩牵挂的,还是木制玩具。老人始终认为,木制玩具变化比较多,面向幼教为主。但时代发展到现在,各种电子设备层出不穷,孩子沉迷于iPad等电子游戏,“孩子的童心没有了,小朋友之间的交流也没有了”。

  更让这位八旬老人有些心酸的是,上海的玩具设计行业“散了”。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上海的玩具生产、设计一直在全国领先,但目前出现了人才方面的“断档”,都说搞玩具设计“不上档次”。

  朱宏恩拿风靡国内外的乐高(LEGO)玩具举例,跟过去的木制玩具一样,乐高同样是一种很好的玩具,变化多,靠着一块一块的乐高拼搭起来,充分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现在几十块、几百块的玩具背后,不是买材料,而是买创意,其实这个(玩具设计生产行业)也可以是一个高附加值的产业。”朱宏恩说道。

设计力量年龄老化

  听闻了朱宏恩老人的这一段“时间故事”,上海市玩具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济平通过本报予以了积极回应。

  “上海的玩具制造业、尤其是木制玩具的生产,早在20-30年前就已转移、外迁,目前,上海制造生产的玩具或上海本土的玩具品牌,市面上基本没有。”王济平透露,眼下国内的玩具生产基地多集中在广东、江浙一带,浙江云和就是国内本土木制玩具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上海仅以销售为主。

  王济平坦言,正如朱宏恩老人所言,上海玩具设计人才的确存在“断层”,仅有的一些设计力量,也多以退休职工的返聘为主。

  “玩具行业与创意生产不能画等号。”王济平认为,上海目前从事创意产业的人数并不算少,但从事纯玩具设计的人并不算多。文化创意产业更多的是以动漫为原型,从而衍生出多种门类的副产品,尽管包含有玩具的成分,但这跟过去玩具行业的发展轨迹很不一样。“可以说,创意产业与玩具行业并没有很明显的分界,也没有很明显的融合。”